关于加强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
作者: 来源:学生处 发表于:2014年04月24日 文章点击数:1770 【打印】
各二级学院:
夏季来临,天气逐渐变热,学生情绪容易急躁、冲动,发生争执、纠纷、打架等现象,同时,夏季也是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尤其是溺水、用电、交通、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。为确保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,维护校园和谐稳定,各二级学院要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
夏季天气炎热,学生涉水、下河游泳等行为逐渐增多,各学院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。
1、辅导员、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,明确要求学生不得到任何水域(河、湖、塘、水库等)游泳嬉戏。
2、每天要掌握好班内缺勤、旷宿学生的详细情况,防止意外事故发生。
3、通过班会、宣传栏、板报等形式经常性地宣传预防溺水安全常识,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救生方法,提高学生在突发溺水事故时的自救自护能力。
4、各学院要及时与学生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。
二、加强晚归、夜不归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
近段时间,部分学生晚出、晚归、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较为严重,不仅干扰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,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,已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。
1、各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晚归、夜不归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,加大对学生晚归、夜不归宿现象的检查力度,对晚归学生进行登记,晚上超过12点未归宿的同学,必须要电话联系上学生,了解学生去向,催促学生回校。
2、辅导员、班主任要及时找学生谈话,教育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违规行为进行检讨并作出改正的承诺。
3、要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禁止学生晚出集会或在公寓内酗酒,避免因晚归、酗酒引发打架斗殴事件。
4、对情形较为严重的学生,要按照校规校纪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,直至给予纪律处分。
三、加强学生公寓夏季防火防盗管理工作
各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安全隐患排查,尤其是防火、防盗工作,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和维护,防止发生安全事故。
1、要教育引导学生提高防火意识,不要在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,违规使用电饭锅、电磁炉、洗衣机、冰箱等大功率电器,不能在床上抽烟或乱丢烟头,离开宿舍时要对室内的电器进行认真检查,并将电源关闭。
2、教育学生提高宿舍防盗意识,妥善保管好个人物品,门窗损坏要及时报修,离开宿舍时要做到关窗锁门,不随意外借本宿舍钥匙,不得留宿他人。
四、加强学生出行交通安全教育
1、要教育学生在出行时尽量选择安全、合法的交通工具,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乘坐摩的和其它没有安全保障的交通工具;同时,要加强对自购摩托车、电瓶车或自行车出行学生的安全管理,教育他们在路上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避免发生交通事故。
2、要提醒学生在进出学校大校门时要注意出入的车辆,不要在马路中间和校门斜坡上长时间逗留。
五、加强夏季饮食卫生安全教育
夏季各类病菌滋生蔓延,食物易腐烂变质,各学院要加强学生饮食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教育管理,要求学生尽量在校内食堂就餐,不要到校园周边“三无”餐馆就餐,不要购买质量没有保证的食品,以防引发传染疾病或食物中毒事故。
六、加强学生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
近期,境内外邪教组织活动猖獗,并逐渐加大了对青年学生的物质引诱和思想渗透,请各学院务必引起高度重视,切实做好学生防邪教宣传教育工作。
1、要教育学生自觉执行国家对宗教活动的各项方针、政策,禁止学生以任何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宗教活动,同时,要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,增强政治敏锐性,自觉抵制各种宗教组织的思想渗透。
2、各学院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普及反邪教知识,认真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,要把反邪教教育作为安全法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,并形成制度,长期开展下去。
3、各学院要认真开展排查摸底工作,掌握本学院学生是否参与宗教活动,并加强对宗教信仰学生的管理。同时要结合学院具体情况,制定有关方案和措施,防止各种传教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扩散和蔓延。
七、做好“五一”假期期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
“五一”假期即将到来,各学院要认真多好假期期间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。
1、节前,各学院要组织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,开展专项安全教育活动。
2、各学院要准确掌握外出学生的去向,并要求学生假期结束后按时返校;同时要及时了解留校学生的思想动态,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并上报。
3、校内任何学生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,擅自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旅游,各学院也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集体活动;在校内组织的各类学生集体活动,各学院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预案,精心组织,严密部署,全程参与,确保活动安全有序、顺利完成。
4、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假期安全值班工作,确保假期期间各类信息渠道的畅通。
请各学院结合本学院实际,通过各种途径,采取各种措施,切实做好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管理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,并将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,于2014年5月15日前报送学生处。
学生工作部(处)
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
夏季来临,天气逐渐变热,学生情绪容易急躁、冲动,发生争执、纠纷、打架等现象,同时,夏季也是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尤其是溺水、用电、交通、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。为确保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,维护校园和谐稳定,各二级学院要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
夏季天气炎热,学生涉水、下河游泳等行为逐渐增多,各学院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。
1、辅导员、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,明确要求学生不得到任何水域(河、湖、塘、水库等)游泳嬉戏。
2、每天要掌握好班内缺勤、旷宿学生的详细情况,防止意外事故发生。
3、通过班会、宣传栏、板报等形式经常性地宣传预防溺水安全常识,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救生方法,提高学生在突发溺水事故时的自救自护能力。
4、各学院要及时与学生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。
二、加强晚归、夜不归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
近段时间,部分学生晚出、晚归、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较为严重,不仅干扰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,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,已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。
1、各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晚归、夜不归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,加大对学生晚归、夜不归宿现象的检查力度,对晚归学生进行登记,晚上超过12点未归宿的同学,必须要电话联系上学生,了解学生去向,催促学生回校。
2、辅导员、班主任要及时找学生谈话,教育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违规行为进行检讨并作出改正的承诺。
3、要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禁止学生晚出集会或在公寓内酗酒,避免因晚归、酗酒引发打架斗殴事件。
4、对情形较为严重的学生,要按照校规校纪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,直至给予纪律处分。
三、加强学生公寓夏季防火防盗管理工作
各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安全隐患排查,尤其是防火、防盗工作,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和维护,防止发生安全事故。
1、要教育引导学生提高防火意识,不要在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,违规使用电饭锅、电磁炉、洗衣机、冰箱等大功率电器,不能在床上抽烟或乱丢烟头,离开宿舍时要对室内的电器进行认真检查,并将电源关闭。
2、教育学生提高宿舍防盗意识,妥善保管好个人物品,门窗损坏要及时报修,离开宿舍时要做到关窗锁门,不随意外借本宿舍钥匙,不得留宿他人。
四、加强学生出行交通安全教育
1、要教育学生在出行时尽量选择安全、合法的交通工具,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乘坐摩的和其它没有安全保障的交通工具;同时,要加强对自购摩托车、电瓶车或自行车出行学生的安全管理,教育他们在路上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避免发生交通事故。
2、要提醒学生在进出学校大校门时要注意出入的车辆,不要在马路中间和校门斜坡上长时间逗留。
五、加强夏季饮食卫生安全教育
夏季各类病菌滋生蔓延,食物易腐烂变质,各学院要加强学生饮食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教育管理,要求学生尽量在校内食堂就餐,不要到校园周边“三无”餐馆就餐,不要购买质量没有保证的食品,以防引发传染疾病或食物中毒事故。
六、加强学生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
近期,境内外邪教组织活动猖獗,并逐渐加大了对青年学生的物质引诱和思想渗透,请各学院务必引起高度重视,切实做好学生防邪教宣传教育工作。
1、要教育学生自觉执行国家对宗教活动的各项方针、政策,禁止学生以任何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宗教活动,同时,要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,增强政治敏锐性,自觉抵制各种宗教组织的思想渗透。
2、各学院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普及反邪教知识,认真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,要把反邪教教育作为安全法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,并形成制度,长期开展下去。
3、各学院要认真开展排查摸底工作,掌握本学院学生是否参与宗教活动,并加强对宗教信仰学生的管理。同时要结合学院具体情况,制定有关方案和措施,防止各种传教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扩散和蔓延。
七、做好“五一”假期期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
“五一”假期即将到来,各学院要认真多好假期期间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。
1、节前,各学院要组织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,开展专项安全教育活动。
2、各学院要准确掌握外出学生的去向,并要求学生假期结束后按时返校;同时要及时了解留校学生的思想动态,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并上报。
3、校内任何学生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,擅自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旅游,各学院也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集体活动;在校内组织的各类学生集体活动,各学院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预案,精心组织,严密部署,全程参与,确保活动安全有序、顺利完成。
4、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假期安全值班工作,确保假期期间各类信息渠道的畅通。
请各学院结合本学院实际,通过各种途径,采取各种措施,切实做好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管理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,并将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,于2014年5月15日前报送学生处。
学生工作部(处)
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